|
 

本方向两项教学成果获得省级奖励 [ 2009年9月28日 ]


发布部门: 工业控制网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 2009-09-28  浏览次数: 55

    由王永华教授主持的教改项目“《电气控制及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课程综合改革与实践 ”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和实践,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该成果先后获得了校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并通过了省级教学成果鉴定,在今年4月获得了“河南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并推荐参加国家级教学成果的评比。
    该成果以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为目标,根据技术发展、生产实践和市场需求,构建了以继电接触式控制为基础、以可编程序控制器为核心、以西门子可编程序控制器为模型机的课程建设新体系。在电气控制线路“经验设计法”和“逻辑设计法”的基础上,提出“简单设计法”,并应用于电气控制线路和控制程序设计中。建立了可编程序控制器和工业控制网络实验室,自主研发的开放式工业网络实验教学平台,通过河南省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该实验室基础上,建立了国内首个被国际组织认证的技术培训中心。
做为电类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经过多年教学改革实践,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使他们从事相关工作上手快起点高。通过凝练上述工作,发表了教研论文;编著《现代电气控制及PLC应用技术》教材,发行十万余册,被国内一百多所院校选用,获得“第六届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一等奖”;此外编著出版了《现场总线技术及应用教程》。
    本教改成果的实施弥补了课程体系与技术发展脱节、教学实验内容脱离实际应用的不足;解决了实验室建设水平低、实验项目开发水平不高以及与国际接轨欠缺的问题;出版的教材解决了本类课程国内优秀教材缺乏的问题。
    参加本项目的成员有:王永华 宋寅卯 王成群 郑安平 杨存祥等4位教授和高级工程师。

 点击进入本教改成果的网站。

    由王永华教授主持的“电气控制及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课程获得了2009年度“河南省精品课程”,并被推荐参加了国家级极品课程的评选。
    电气控制技术是自动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可编程控制器(PLC)和现场总线技术的现代电气控制技术已经成为现代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支柱,并得到飞速发展。《电气控制及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是电气信息类、机电类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它包括“现代电气控制”和“PLC”两部分。我院是国内较早将PLC内容列入必修内容的学校,现已有20多年的历史。
    在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中,我们在实验室建设和教材建设等多方面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在2008年,推出了新版《现代电气控制及PLC应用技术》教材,不仅涵盖了技术进步所产生的所有变化,而且在国内第一次全面采用新的电气制图文字符号国家标准,并总结编制了电气制图常用符号表。顺应了国内工业自动化应用技术的市场现状和在现场总线技术方向的发展趋势。在2007年编著出版了《现场总线技术及应用教程》,该教材在国内第一次以工业自动化领域技术最先进,市场占有率最高的PROFIBUS现场总线为对象,并熔进了OPC技术和IEC61131-3标准编程语言。在国内高校率先为本科生开设后续的前沿专业课程《现场总线技术及应用》及其配套的实验课程,建立了高水平的实验室和培训中心,在课程建设上保持了领先水平。
    目前本课程组成员包括:王永华、宋寅卯、江豪、安小宇、孔汉、郑安平、杨存祥、冯巧玲等。

    点击进入精品课程《现代电气控制及PLC应用技术》网站。

版权所有:郑州轻工业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河南省信息化电器重点实验室-信息化工业控制电器与系统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东风路5号 西二楼405室 邮政编码:450002
流量统计: